中国标准书号(CN-ISBN)由国际标准书号(ISBN)和图书分类/种次号两部分组成,其整体结构如下:
1.国际标准书号(ISBN)
编码规则:由13位数字组成,分为四部分:前缀(如中国的978)、组区号(如中国大陆为7)、出版者号、书名号(即出版序号)、校验位。
校验位计算:采用模数10的加权算法对前12位数字进行计算得出,用于验证编码的正确性。
分类标识:部分情况下会附加中图法分类号(如K代表工业技术类)和种次号(流水编号),用于图书分类和统计。
2.图书分类/种次号
位于ISBN之后,用于进一步区分同一出版社出版的同类图书的不同版本或系列。
示例:海南出版社出版的《迈克尔·乔丹如是说》的封底标注为“ISBN 7-80645-680-5/K·36”,其中:
前9位(7-80645-680)为ISBN主体部分;
“5”为校验位;
“K”为中图法分类号;
“36”为种次号。
该编码体系自1987年起实施,有效提升了图书管理的标准化水平,并支持国际出版物的流通与检索。
本文由汉枫学术首发,转载请注明出处!
文章名称:中国标准书号
文章地址:https://www.hanfengq.com/cbcs/shuhao/13850.html
《中国标准书号》
上一篇:中国新闻总署书号查询下一篇:中国标准书号不适用于哪些出版物
相关阅读
推荐期刊
发表指导
出版出书